“有了这些妈妈,我们有依靠了!”5月22日,在遂宁经开区新桥小学的操场上,留守儿童王同学手捧着“爱心书包”高兴地说。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5月22日,遂宁经开区以“快乐童年·精彩无限”为主题的“爱心妈妈”现场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在新桥小学举行。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刘永红,市关工委执行常务副主任刘思俊,市关工委副秘书长刘顺祥,经开区妇联主席、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蔡秀芳,经开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李春等相关领导,以及经开区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劳动保障与民政事务局、社会事业局、工联会、团区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和部分学校代表出席活动。来自各行各业100名“爱心妈妈”与经开区100名留守儿童结成了亲情关爱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献上了一份爱心。
真情关爱 100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妈妈”
活动伊始,蔡秀芳介绍了庆“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爱心妈妈”现场结对帮扶活动开展情况。“我特别喜欢体育运动,想有一个篮球”“我希望有一个文具盒大礼包,因为马上要小升初了,需要很多的文具”……活动现场,100名“爱心妈妈”与100名留守儿童在小小的亲子联系卡上,分别留下了双方的联系方式,并写下了心中的寄语与愿望。从这张小小的卡片开始,“爱心妈妈”和孩子们的约定,正式生效了。
除了约定,“妈妈们”还带来了爱心满满的礼物。书包、画笔、铅笔盒、笔筒……“爱心妈妈”逐一将礼物送给孩子,并为他们调整书包带、系红领巾……孩子们开心极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现场情谊深深、暖意浓浓。
“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很久才回来一次,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但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有很多好心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关心着我们,会给我们买礼物,会来看我们,陪我们玩,和我们聊天……”留守儿童代表袁湘怡表示,他们会自强、自信、自立,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学习,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报答大家的帮助和扶持。
留守儿童漆同学是单亲家庭,从小没见过妈妈,爸爸在外面打工,现在和爷爷住在一起。但是他成绩很优秀,次次都能考到班级前5名。“很感激‘爱心妈妈’给我们带来帮助和温暖。”他乐呵呵的说。
爱心四溢 “爱心妈妈”与“儿女们”互诉衷肠
“孩子们,我们就是你们爱的港湾、心灵的驿站,我们愿给你们父母般的呵护和关爱。当你们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点滴进步的时候,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我们会和你们一起分享;当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为你分担。”爱心妈妈代表刘艳庄重许诺。一句句承诺代表着一份份暖暖的爱意。
活动现场,“爱心妈妈”郭女士表示,现在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了,有了空闲时间,就想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希望多帮帮这些孩子。“我也是单身家庭,很清楚留守儿童的感受,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我的工作就与关爱儿童这一块有关,平时接触多,感触也更多。参加这个爱心妈妈关爱活动,希望能够尽到自己的一份力,尽可能的帮助留守儿童。“爱心妈妈向女士说,一个人的力量太单薄,希望社会上能多组织这种爱心活动,加大宣传,让更多人有渠道了解这类爱心活动,并参与进来。“我自己是当妈妈的,很清楚孩子小时候没有父母的陪伴会带来什么影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带去温暖和阳光,让他们的童年多一分色彩,生活少一分忧虑。”“爱心妈妈”张女士说。
活动现场,“妈妈们”与自己结对的“儿女们”围在一起,亲切交谈,认真地介绍自己,渐渐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妈妈”们不时询问孩子们的生活日常、兴趣爱好,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让远在外地的父母放心。春和景明,爱与温馨脉脉流淌,笑声此起彼伏,传遍整个现场。
爱心传递 用心打造“爱心妈妈”品牌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刘永红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爱和关怀。并要求“爱心妈妈”们要经常与孩子联系沟通,与孩子建立起亲情关系。孩子们在生活和思想上遇到困难,要及时和“爱心妈妈”们沟通反馈。并希望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整合资源,加强社会关爱网络,让关爱活动更深入、更持久、更扎实的开展下去。
“‘爱心妈妈’关爱留守流动等困境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是一项服务大局、稳定社会、造福儿童的有益活动,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刘思俊表示,希望各位“爱心妈妈”不负重托,对留守儿童视如己出;留守儿童们要感恩奋进,树雄心,立壮志。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全力支持,用心打造“爱心妈妈”品牌,将“爱心妈妈”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谱写出巾帼志愿服务的新篇章。
据了解,“爱心妈妈”们每学期都会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谈心一次,与班主任联系一次,与监护人沟通一次,给留守儿童写信一次。还会不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孩子及其临时监护人联系,情感上给予关注,用爱和实际形容,温暖留守儿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