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9196450083 QQ群:475709268
     

搜索

投稿邮箱:scjyxxw@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信息

传承巴蜀文明 袁焕仙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时间:2017-09-27   来源:四川教育信息网   作者:四川教育信息网   浏览量:860
字体: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2017年9月23日,巴蜀著名学者袁焕仙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历史学会和四川省图书馆主办。巴蜀一流文化学者,南怀瑾先生弟子等嘉宾济济一堂,围绕“袁焕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结合巴蜀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贯中西 创立“维摩精舍”成就大师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今人了解袁焕仙先生,多得益于其弟子南怀瑾先生的介绍。如果没有这一位名满天下的弟子,袁先生或许只能永远消失在历史里,或只成为地方乡贤野老们的零星记忆。袁焕仙先生的人生价值既在给自身以圆满,又在夯实一个文明的能量。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袁焕仙(1887-1966),字世杰,号其章,四川盐亭人,民国时期四川宗门大德。其思想以佛为主融合三教, 坚持知行合一的文化精神,维护师道传统,心系家国兴亡。曾创建维摩精舍,被誉为“中国居士禅学的旗帜”,培养了包括南怀瑾在内的众多弟子。著述有《榴窗随判》、《黄叶闲谭》、《中庸胜唱》、《灵岩语屑》、《酬语》、《心经三讲》等,由门人辑录为《维摩精舍丛书》。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袁焕仙先生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主要见录于《维摩精舍丛书》中。袁焕仙先生平生所持倡的大经大法,可说是尽在其中矣。袁焕仙先生在《维摩精舍丛书》中,以博大的胸襟和卓越的见地功行,将中华文化传统之儒、释、道三家精神,圆融贯通为一个整体;同时旁涉西方文明,直指世道人心。正如丛书开篇《旨趣》所云:“燃先圣之心灯,续众生之慧命,揭宇宙之至理,轨万有之一行。”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袁焕仙先生提出“维摩精舍”宗旨有三:“整理禅宗原理以至方法,使之成为整体之系统”、“比较与其他宗派之异同,以明禅宗教外别传之特点”、“结合中西学术思想,提高禅宗之学术地位及其实用价值”。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袁先生身体力行,在精舍内开讲国学经典中的精华要义,他的努力,使得“维摩精舍”成为中国居士禅的一面旗帜。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造就人才 请教太极拳反收南怀瑾为弟子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在袁焕仙的棒喝磨砺下,“维摩精舍”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保存了火种。其中以南怀瑾为杰出代表的“三大士”和“峨眉五通仙人”等弟子群,都是一时的大德居士或禅门俊杰。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据介绍,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到灵岩寺游玩,正好遇到袁焕仙出关。两人见面后,袁焕仙说:“我听说你武功很高,会太极拳,我向你拜师啊。”南怀瑾谦虚一番后,也就认真教袁打太极拳。但袁焕仙的太极拳没有学成功,南怀瑾反而拜在这位大禅师的门下。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界共同发声 探讨当代“蜀学” 传承巴蜀文明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学者和各界名人,围绕“袁焕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重点讨论了知行合一,师道精神, 巴蜀文化与儒、释、道三学等议题。与会学者赞扬了袁焕仙在中国近现代国运危机中守护中华文化根基的报国情怀;高度评价了袁焕仙作为融合三教的一代宗师的历史成就;肯定了他对当代中国禅文化传播的影响。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本次会议省内外知名学者济济一堂,包括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历史学研究员、立心书院院长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杜甫研究学会会长祁和晖,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四川大学佛教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段玉明,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文艺评协主席李明泉,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书记贾兰,四川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彭邦本,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所副研究员、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向世山等。参加会议的知名人士有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之子南国熙,袁焕仙先生亲属代表张心帆,南怀瑾先生弟子代表李慈雄等。sgW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