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9196450083 QQ群:475709268
     

搜索

投稿邮箱:scjyxxw@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青少年国学大会

“村教”三代坚守大山63年:几乎家家有他们学生

时间:2017-10-25   来源:华西都市报   浏览量:860
字体:      

一家三代“村教” 63年山乡树人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四川邛崃太和乡9000多人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他们的学生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吴松老师家的家训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吴松老师家的家训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1950年,四川邛崃太和乡冯坝村,吴世雄和妻子黄治钦的独女吴继涛出生,待女儿长大成人后,吴家招婿入门,相继在1970年和1980年有了孙辈吴松和吴旭兄妹俩。两个孩子幼年时,招赘来的女婿便离了家,从此音讯全无。到今天,孙辈娶妻嫁人生子后,吴家已经四世同堂,共有9个人。在这个成员不算多的四世同堂家庭,因三代人的同一身份而成为远近闻名的佳话。“爷爷吴世雄,奶奶黄治钦,妈妈吴继涛,妻子黄玉英,妹妹吴旭和妹夫韩松涛,还有我,都是乡村教师。”吴松的介绍,吸引了每个耳闻者的注意力——吴家三代“接力式”乡村执教,教书育人已达63年。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吴家三代人,穷其一生教学和治学,探究着百年树人的真谛。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讲述“村教”三代坚守大山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四川邛崃太和乡吴家,从1953年到今天,家中三代共有7人连续63年担任本地乡村教师,坚守大山。爷爷吴世雄和奶奶黄治钦是“村教一代”,体会过全乡敬仰的荣耀,妈妈吴继涛是“村教二代”,困难年代独自一人肩挑家庭和工作。到了“村教三代”吴松和妻子黄玉英、妹妹吴旭和妹夫韩松涛这里,乡村教师成为矢志不渝的坚守。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吴松老师在给初三的孩子们上化学课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吴松老师在给初三的孩子们上化学课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今天,我们把吴家7个乡村教师的故事装进封面新闻视频,下载封面新闻APP,听他们讲述百年树人的心境。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声/音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吴松感言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学生当眼睛学生当眼睛,,走出走出大山替我们看世界大山替我们看世界””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在太和乡当老师已经第29个年头,我对这个地方和这里的人都有很深的感情,是我最留恋和最舍不得的。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会走出这里了,但想到可以教更多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走出这里,就觉得很值得。他们可以当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替我们去感受外面的世界,还不忘回来分享所见所闻,对一个老师来说,这应该是最大的满足。“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的力量的力量,,能注入到乡能注入到乡村教育里来村教育里来”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10月23日,邛崃太和乡,吴松一家三代合影(从左至右:吴松,母亲吴继涛,奶奶黄治钦,妻子黄玉英)。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10月23日,邛崃太和乡,吴松一家三代合影(从左至右:吴松,母亲吴继涛,奶奶黄治钦,妻子黄玉英)。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我还可以教十几年书,能继续发挥余热是值得高兴的。但是也有担忧,现在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到山里来,不愿意当乡村老师,等到我这样的“老人”走了,还有谁继续来做这份事业呢?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最大的希望就是更多年轻力量注入到乡村教育来,社会各界更关注乡村教育。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到了这方面,是我最期待的。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家传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一家三代7人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63年坚守山村讲台pzF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从成温邛高速夹关出口驶出,经镇道、乡道和村道继续开1个半小时左右,车抵太和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群山为屏,云霭为顶,三面排开的教学楼矗立其中,是为方圆十里最具现代气息的建筑群。走出校门,右转200米,便是吴松家的自建房。和学校做邻居,生活与工作的亲近显而易见,而不那么容易被人所见的,则是这个家庭与同一个事业的亲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