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敏)10月12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图书馆、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遂宁市作家协会、遂宁市图书馆、新华文轩遂宁书城承办,遂宁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遂宁市广德初级中学校、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遂宁分会(遂宁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四川省青少年文学院遂宁分院协办的“红色文学轻骑兵·百场讲座进基层”暨四川省图书馆“21市州讲座联盟”走进遂宁活动在遂宁广德初级中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廖小琴,四川省作家协会社会联络处处长杨军,四川省图书馆活动部活动组组长张小柳,四川省作家协会社会联络处干事李亮,遂宁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杨文辉,遂宁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副主任、遂宁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唐晓亮,遂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汤中骥、苟祖国,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青少年文学院遂宁分院副院长、遂宁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吴章贵以及部分青少年学生、文学爱好者参加活动,遂宁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德中学教务处主任陈晓艳主持活动。
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活动拉开序幕。杨军在讲话中具体介绍了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他指出,遂宁是个充满文学气息的城市,涌现出了陈子昂、黄峨等一批才情横溢的诗人,为遂宁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希望在场的青少年学生能够认真倾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廖小琴的讲座,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文学,是要给人光亮、希望和力量的。”讲座现场,廖小琴老师深情的说到,她从身边的人物和事件入手,通过分享小故事的方式,由浅入深,具体化的阐述观察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养成美好的心性,亲近自然,亲近生活。她鼓励同学们要善于倾听,形成捕捉故事的能力,包括倾听从前的故事,口头的俚语、方言等,体会民间的趣味和活泼;写作,有时就像锻造一朵蔷薇花,除了耐心,除了慧眼,除了能在繁琐冗杂的生活中发现闪闪发光的“金粉”,更需要恒久的爱。廖小琴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写作,坚持阅读,从而完成写作视角和角度的转变,加深对生活的思考,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同学们感受文学的魅力。
讲座中,气氛十分活跃,洋溢着欢声笑语,同学们兴致高涨,不断举手提问,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对文学的向往,对于同学们的问题,廖小琴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获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同学们甚至在休息时间排起长队,希望能获得廖小琴老师的签名。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文学走进基层,文学的理念、文学的价值和文学的正能量都得到了普及、传播和弘扬。同时,也在同学们心中埋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为不会写作、不懂写作、不善写作的同学指明了今后的方向。
相关链接:廖小琴,笔名麦子,喜欢自然、阅读和行走,希望在在重的东西中写出轻盈和天真,在轻的东西里写出深刻和美好。
成都文学院特邀作家,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丰子恺图画书奖、信谊图画书奖、冰心奖新作大奖、“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文学奖一等奖、四川文学特别奖等。
作品被译成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入选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白乌鸦书目”,进入“年度优秀童书”等。
有《杜杜来到布谷村》《走出黑森林的男孩》《大熊的女儿》《棉婆婆睡不着》《飞向陆地的女孩》等书出版。
摄影:遂宁市教育摄影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