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我是一只猫
——卢一可 (遂宁市高升街实验小校)
小时候,天真的我总是幻想自己是一只小猫。
第一次看见猫,惊讶得不行,呆呆地蹲在它面前,看它享受日光浴;受到刺激的眼睛眯着一条缝,浓密的白毛卧到了地板上,尾巴弯成了一团。它是那样安静,那样享受,我看呆了,也一头扑在地板上,闭着眼睛,吮吸着手指,一脸的享受。
在我呼呼大睡时,不知是谁的大手,一把抱着了我,我惊醒了,原来是妈妈,她要抱我回去!我试图挣扎,但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是无济于事的,便安静地扑在妈妈的肩上,念念不舍地盯着那只大白猫,看它那胖乎乎、圆滚滚身躯渐渐从我视线消失,变成一个白点。
从此,我喜欢上了猫。
我总是努力地搜寻任何一只猫,家猫、野猫……白猫、黑猫……我都喜欢。它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举止优雅、有的安静害羞、有的脾气暴躁。它们都是猫,都“喵喵”地叫,都让我喜欢。
爷爷家也有只老母猫,它老了,但仍害羞。有一次我一进门,刚想跑去抱它,它却一溜烟地跑了,这时,我会竖起眉毛,鼓起腮帮子,一屁股地坐在沙发上,等着它再次出现。吃饭了,我看着桌上的鱼,心生一计,二话不说连忙用手夹了一块鱼肉,小心翼翼地放在地板上,然后颤颤巍巍地用小手把小凳子搬了过来,然后,守鱼待猫!
我看见了,黑乎乎的床底下,有一比绿萤萤的眼睛在动,随后,床底下伸出了一只猫爪,然后,整个儿猫在不经意间出来了,悄悄地,趁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趁机叨起鱼肉,奔向床底享用大餐。之后,床底传来一声心满意足的猫叫,我捕捉到了学习机会,“喵喵”地学了两声,不,很多声。
从那以后,我学猫叫,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夏天,我和妈妈大手牵小手,一起出去买牛奶,路上,我一直学猫叫。进了店,我又情不自禁地喵了两声,牛奶店的老板问我们:“哪里有猫?”我觉得还挺好玩,就又叫了两声,老板娘很疑惑:“你们买了猫?不对,没看到呀!可是声音听起来好象就在店里,在哪里呢?”此时,我和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大笑起来,那笑声我保证方圆十里都能听到!我对店老板说:“阿姨,我叫的。”然后又指了指自己,“不信,我再给你叫两声,喵,喵。”店老板一脸茫然地看着我,随后反应过来,也和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童年,我是一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