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至县召开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全县直属学校校长,8个责任区教育督导组主任,县教体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勤工办相关人员,县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等参会。乐至县着力抓好责任细则化、操作规范化和管理制度化等“3个化”,全面加强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督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呵护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责任细则化。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担当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抓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食堂的环境卫生、原料采购、食品储存、加工制作、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自查和督查,增强责任意识,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安全的食品进入校园。乐至县第二幼儿园不定期召开了食品供货会。该园食品安全管理相关人员与15位供货商面对面。在仔细审核供货商资质材料后,与合格的供货商签订了采购合同。对供货商提出2个要求:一是强调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松懈;二是强调责任意识,把好质量关,确保采买配送过程食材的安全,为幼儿提供新鲜、合格、放心的原材料等。
操作规范化。把握工作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厘清学校食品安全的风险点和着力点。做到食品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的全方位安全规范化操作,对潜在的安全风险立即整改到位,实现食堂安全“零死角”和“零事故”。
乐至县幼儿园严格落实陪餐制度,守护幼儿膳食安全。实时收集保教人员和家长代表的意见,为孩子们提供更营养的膳食和更优质的服务,把膳食工作做实做细。
乐至县特殊教育学校组织排查小组深入、细致、有序、有效地对学校食堂清洁卫生、各类台帐、操作流程、留样等进行一次拉网式的食品安全排查,并对排查情况做了详细记录。严把食材进口关、加工烹饪关,严把清洁卫生关,严格按照要求消毒,清洗食材务必荤素分开,按规范留样品尝,每餐垃圾及时处理,做好市场询价问价,快检人员及时检验,有问题及时汇报,菜单要合理搭配营养。
管理制度化。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网络。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落实管理措施。对食材的溯源、承包经营监管、学校周边流动摊贩的全面整治等重点环节紧抓不放,长抓不懈。对原材料的采购和加工一定要严把关、把好关,扎实推进食堂管理,保障食堂食品安全。
县政府、县教体局、县直学校、8个责任区教育督导组等4级相关管理人员不定期对全县校园食堂食品3个安全大检查:对校园食堂的周边环境和主食库、操作间、配餐间等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查阅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体温检测、台帐登记、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记录等相关资料;向食堂负责人详细了解日常的食品原料采购来源、食品加工操作、食品原料储存保管、食堂用具清洗消毒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