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双减”政策的相关目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近日,泸州十中全体教职员工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双减”政策真正落地。
落实“双减”,需要内外兼治。开学之初,泸州十中就组织开展了教职工大会,在会上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双减”政策文件。科学合理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规划课后作业内容,减少作业数量,提升作业完成质量。并鼓励教师们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此外,学校实行作业公示制度,每个班后面张贴作业公示栏,对每天各科的作业及相应完成时间进行公示。每周教科处会通过随机抽检、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教师减负工作进行督导,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双减”工作。
为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教师们还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十中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确保学生学业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四点半课堂兴趣课时间开展篮球、足球、手工艺、舞蹈等多种拓展性课程,丰富学生在校生活。为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营造减负提质氛围。学校通过led屏,条幅标语大力宣传,实现制度上墙;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代表会议等等,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助推“双减”工作高质量实施。
“双减”工作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关乎国家未来发展。通过多条途径,多种举措,泸州十中“双减”工作的落实成效初显。不过,“双减”之路任重道远,泸州十中全体教师也将不忘初心,充分发学校主阵地作用,着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落细,积极构建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