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乐山市“学前学普”民族特色文化示范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实验幼儿园开展。乐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芹与副县级领导罗杰、“两县一区”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市县两级帮扶专家、北京华言文化公司督导员和“一村一幼”辅导员在线上和线下共同参与。活动由乐山市教育局、马边彝族自治县教育局和北京华言文化公司共同主办。
周芹在讲话中指出,“学前学普”行动是由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共同发起的一项教育扶贫专项活动,旨在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养成好习惯,从源头上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做好“学前学普”这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一要深化认识、凝聚合力,持续深入推进“学前学普”工作;二要深耕内涵、提质课程,打造乐山“学前学普”名片;三要因势而新、引领示范,全力以赴抓好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的推广运用,为“学前学普”行动贡献乐山智慧、乐山力量。
活动中,乐山市机关幼儿园两名教师分别展示语言活动《索玛花开》和美术活动《彝族漆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霍力岩、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吴永胜、北京华言文化公司教培部和乐山市教科所专家分别进行点评。周芹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霍力岩即时连线并达成打造“学前学普”样板间共识。
观摩活动后,“两县一区”学普办领导和专家代表就下一步本区域如何开展“学普”工作进行交流研讨。
据悉,乐山市自2019年8月被纳入“学前学普”行动扩大试点范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围绕“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狠抓办学基础条件、师资队伍、课程资源等重点要素,形成了“学前学普”行动制度体系、活动育人体系和民族特色文化课程三大体系成果。本次观摩活动中展示的两个活动,仅是“学前学普”民族特色文化课程中的一小部分。该课程由市机关幼儿园骨干教师团队,在民族文化中选取适合儿童学习的元素,通过设计、研讨、打磨而成,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共20个活动主题。
(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