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四川省第二十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组委会获悉,州外实小李军老师指导的陈一洛、许思贤在全省机器人挑战赛项目中取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本届赛事共有来自全省21个市(州)、400余所学校选送的696支队伍、近2000名学生和教练员参加了比赛,作为第一次参加该项比赛就获得如此殊荣的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也为后期科技创新在学校实践拉开了大幕。
追求梦想不断探索。教育强国从来都是和科技强国并驾齐驱,学校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对科技的渴望、对创新的追求。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在接到比赛通知到正式比赛时间仅有十余天,在这十余天内,该校积极筹备,完成了组队、训练、编程等一系列比赛前期工作,参赛队员克服了组队时间短,竞赛机器人磨合时间少的困难,为了不耽误教学课程的正常进行,又保证参赛训练顺利实施,两位小队员和教练员利用午休、晚上和周末时间进行机器人的搭建、程序的编写;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尝试,小队员很快掌握了机器人的编程、操控、调试等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培训,并能熟练的利用自己搭建的机器人完成巡线和指定的搬运道具的任务。
追求卓越敢于优秀。时间紧、任务重,3月25日,在德阳东汽八一中学的比赛场地上,面对来自全省2000余名比赛者,考验的是心理素质、比赛的是平时训练。该校两名小队员根据比赛抽取的路线和任务,沉着冷静、默契配合,娴熟的完成了机器人程序的编写、物体的摆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对程序进行修改和巡线参数修改、调试,在规定时间内对比赛路线进行优化和调整,圆满完成了比赛任务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队员陈一洛抑制不住对顺利完成比赛的兴奋,他说,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由于机器人出现了故障,一整晚都在调试机器和编写程序,虽然第二天比赛的时候十分疲倦,但他想到的是务必把握好这难得的大赛环境。在顺利完成了比赛之后,陈一洛心中充满了兴奋。
育人新篇唱响未来。许思贤在得知学校团队在696支队伍中的比赛获得了二等奖时,兴奋不已,“我还以为我们会是三等奖呢”。有这样想法的还有指导教师李军老师,因为他对成绩确实心中没有底,他知道的只是他第一次参加比赛,也是学校第一次参加此项比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任何优秀是偶然的,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始终把科创教育放在学校多元发展的首位,开设依托信息学科教师为任课教师的社团教师的现代教育课程,积极对接阿坝州科技馆、阿坝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搭建青少年科创教育实践,激发全校同学对科学的期盼。
这样的社团活动,该校开设了19个。此次成绩来之不易,该校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全省竞赛获奖为契机,搭建育人平台,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科学素质,让青少年们从小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不断探索育人新路径。不断开拓学校教育新篇章。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