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棱县全面落实教师关爱工程,在“补、建、引、留”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恒心构筑教育人才高地,教师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不拘一格“引才”。公开招录基础人才45人,补充教师队伍新活力。敞开“绿色通道”,按照县委编办《关于规范全县教师流动有关事项通知》(丹委编办发〔2016〕48号)引进紧缺人才5人。部门联动,申报定向培养省属公费师范生16人。
不留空白“育才”。讲好我的教育故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10余场;组织校(园)长、学校管理团队及教师全员培训51场2871人次;邀请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九中等名校专家专题授课105场1260人次;薄弱、优质学校教师“制度化”双向交流27人,变“输血”为“造血”,培养本土化名师28人,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不惜成本“留才”。县委、县政府按照丹棱府阅〔2019〕26号《专题研究丹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会议纪要》,落实全县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奖励2000余万元、教师培训120万元等;制定《丹棱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实施细则》,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发放乡村从教30年荣誉证书695人,农村教师乡镇补贴每年近140万元;落实乡村教师职务(职称)评聘优惠政策,凡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累计30年仍在农村学校工作,可直接评审高一级职务(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组织定期体检,走访慰问教学一线教师和生活困难教师115人。
不遗余力“塑才”。组建“眉州名师”工作室1个、“丹棱大雅名师”工作室3个,市、县级培育对象近30名。近五年,评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德育先进工作者10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市县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200余名,弘扬新时代高尚师德。
(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