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曾经的乡村日渐繁荣,逐渐形成了一个兼具农村和城市特点的区域,比如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遂宁七中便处在城乡结合部这样的环境当中。这里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普遍成绩差,尤其是普通班的孩子。作为这样班级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艰巨。为了让这样的孩子健康成长,我首先分析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强化目标激励,以“爱”为主线,狠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做到“四勤”,努力引领他们向好发展,让他们过一种真正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键词】立德树人、四勤、关爱
【正文】
一、结合实际,目标激励
随着经济的发展,曾经的城市郊区日渐繁华。农村家庭买房落户至此,他们的孩子也来到这里上学。本地拆迁户的子女学习差一点,也无奈的选择了七中。这群孩子中不少来自单亲家庭,更多学生的父母长年忙于生计,对孩子不闻不问。他们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抚养。由于缺少父母的信灵抚慰或科学的教育,普通班级的孩子绝大部分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差,没理想,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行为较为自由。加之新兴城区复杂的社会环境,铺天盖地的网络,大街小巷的网吧,五花八门的杂志等,使他们的思想复杂化,不规范行为的多样化。面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立德树人的工作就面临更多挑战!
朱永新说,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也就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作为我们个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有个人的目标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学生也要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价值追求。于是,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个人谈心、家访等形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与学生一起探讨人生,规划未来,帮助他们制定个人的学习目标。通过目标来激励他们认真学习,积极生活。
二、践行“四勤”,品德浸润
一是“眼勤”——勤于观察发现。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力争做一位优秀的观察员。仔细观察,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是极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及时采取合适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教育,防患于未然。不仅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情绪,作业质量和速度,更在课后观察学生的个性表现,常常看看他们的QQ空间和“说说”等,这种方式既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还能掌握他们的人际关系,集体观念等,力争做学生的朋。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我发现我班的一位女同学,每天放晚学,她总是最后一个缓缓离开教室踽踽独行,慢步回家。她为什么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冲回家去呢?带着疑惑,我就特地在放学的路上放慢脚步等她,和她交流。交谈中知道她的爸妈离异,她随父亲生活。父亲以开茶馆为生,从早忙到晚,每天都深夜才回家来。她回到家里,也只有冷冰冰的屋子等着她。父亲独断专行,对她的教育简单粗暴。妈妈对她关心也几乎为零,长期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心灵抚慰的她,极其自卑胆小,极少与同学交流。从此,我便经常找她聊天,告诉她,父母是爱她的,只是表达方式欠妥。生活上关心她,给她买早餐等,让她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一段时间后,孩子这有了明显变化,变得阳光,能找老师问问题了,也能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家里敢于跟她父亲交流,谈谈自己的学习了。相信一个灿烂的明天在等着她。
二是“口勤”——常常与学生及其家长交流。接管班级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最短的时间里,本着强烈的责任心我与每一个同学进行了有效的交谈。尤其加强了“问题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灵辅导工作,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激励学生的上进心。班级里一名同学,平时表现不错,但初三上期却常常称病不到校。经询问,他不是真病,而是因为对学习无信心,觉得读书无用,想弃学了。我特意采用多种方式给他讲知识的重要。有一次他真病了,在医院输液,我通过QQ聊天关心他,给他发去加油的表情鼓励他。在我的感化下,该同学又回到了学校,静下心来学习了。可喜的是他还帮助了他的好友转变了学习态度,共同进步。
“口勤”还表现在多与家长沟通。很多学生家长在外地打工远离自己的孩子;就近工作的家长也常白天黑夜三班倒班,不能与我面对面沟通。我就利用微信或电话主动与家长联系一起探讨怎样教育他们的孩子。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教育好“他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孩子们的改变让他们欣慰不已,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对遂宁七中的老师多了一分更高的评价。记忆中最深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周某某告诉我,他的父亲是做软件设计的。我当时信以为真。为了更好的帮助他改正错误,我打电话与他妈妈沟通,才知道他在撒谎,他的父亲是一个厂里的仓库保管员。这件事其实反应出了他内心对于父母的瞧不起,觉得地位卑微。我告诉他,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应感谢他们。只要品德好,辛勤劳动,无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就可以大胆的说出来。同时鼓励他努力学习知识,走正道。孩子慢慢有了改变,开始有精神地学习和生活了,还成了班里的体育委员。
三是“脑勤”——勤于思考,多形式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勤于思考是立德树人的灵魂,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最佳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积极开展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依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途径去引导迷途中的孩子。提高立德树人的时效性。 比如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感恩”教育中的“今天我当家”,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家长的不易,增进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拍成照片,写成文章,在班里进行表彰,宣传。我深信“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不会有多坏”,让这群孩子找到了他们价值,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四是“腿勤”——勤于走进学生,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常言道“言传身教”,而“身教重于言传”。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作为班主任,我常常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谈。大课间操时,坚持带队跑操,学生们也从老师身上受到了力量与坚持并受到鼓舞和感染。渐渐转变了懒散的习惯,跑操跑得整齐有力,展现出他们的青春与活力。每周三大扫除时,我都尽量参与其中,或示范,或指点。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又脏又累的“苦力”活。晚自习后,常到学生宿舍对住校生同学嘘寒问暖。这一群看似玩劣的孩子们,慢慢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也用他们的方式回报着老师‘共同努力创造”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并多次受到表彰!
三、爱心育人,静待花开
德育工作是一件充满艺术感的工作。“眼”的发现,“口”的激励,“腿”的勤快,“脑”的思考带领我走进学生,引领他们走正道。这个过程“爱心”的浇灌一直是主线。
班主任工作任务重而繁杂,如果心态不调整好,情绪不控制好,往往会因为学生的犯错而气晕了头,出现斥责、吼叫的现象,但这样不仅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会把学生推开,对你“怕而远之”。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做到出言谨慎,把“恨铁不成钢”转化为“爱”能成钢。不久前,我们班一位成绩优秀的女生出现了早恋的现象,在教室有一些亲密的举动。被我发现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想好教育方式。教育中我严厉地批评她的行为不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行为规范,给她讲解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又掌握好了分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女孩留下了悔恨的泪水。此刻,我轻轻的拥抱她,仿佛她就是自己的女儿。要知道她才十四岁啊!稍不注意就会发展成不可挽回的结局。现在这两位同学以正确面对了这一段成长中的插曲,已经步入了正常的学习状态,重拾单纯的读书生活!
普通班的后进生特别多,有些同学多次教育任不悔改,甚至抽烟,打架,严重违反了学校的校纪校规。根据校规,他们受到了学校的通报批评或者由家长在家教育两天。这对他们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关键是家庭教育这两天,我也每天打电话了解他们的反省情况,鼓励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即使是在节假日,也常常挂着那群“调皮学生”。我们班的学生张某是最让我牵挂一位。他的父母离异,由爷爷给抚养,独自一人在家生活。抽烟、打架、上网无所不有,是学习差、习惯差、品行差的典范。为了转化该生,可谓绞尽脑汁,除了平日多关心他,在春节还专门和他QQ聊天,关心他的假期生活。爱心的呼唤,充满情义的说教终于有了收获。临近毕业之际,他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打瞌睡少了,见了老师有礼貌了,与同学相处更融洽了。整个人的精气神有了提升。这就是立德树人的成功之一吧!
【结语】
立德树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班主任,尤其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中普通班级的班主任,只有坚持不忘初心,立足岗位,多做、多思、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才能让更多的“后进孩子”真正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逐步学会对人生负责任,身上长出优秀的“种子”,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