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做好“时间管理者”
学科教学、班级管理、教育教研、家校沟通……如今,“忙”几乎成了所有老师的一个共同的状态。老师们,您在工作中,会不会偶尔觉得时间不够用呢?老师这么忙,如何才能挤出时间阅读经典、修炼专业、陪伴家人呢?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如何做好“时间管理者”。
一线教师说
让自己的时间规划科学有序
苏冬(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老师的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调整好事情的先后顺序、科学规划时间,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学科教学,科学筹划;班级管理,主抓决策;教育教研,点滴做起;家校沟通、尊重观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优先。班主任首先是一名科任老师,备课与上课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如果能做到合理规划,会让自己教得轻松、有效率。备课时可以定时间、定时长、要效率,分析目标、学情,制定教学计划,每周抽出一定时间深度备课,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科学规范的备课可以降低“返工率”,提高教学效果。
火车快,车头带——自主管理。《史记》有记载,“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班级如一列前行的火车,动力车头就是班干部。得力的助手,适当的放权,可以节约大量时间。以民主的途径制定完善的班级制度,班主任抓决策,小事放权给班委。把班级还给学生,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解放了我们老师。
积小流以成江河——积累教研。教研非一日之工,可以一时多用进行教育教研。利用学生读书课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拓展视野,钻研业务。自我提升的同时也为学生做了一个优秀的榜样,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感。
重要的事抓紧做 零碎时间随处用
张英华(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凌晨5点多钟闹铃响起,再到深夜与凌晨0点的交界线,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与任务。要想从繁忙中“挤”出点空闲来,跟家人聊聊天,读一读想读的书,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写点自己愿意写的文章,真得拿时间当回事。
当很多任务一件件叠压到眼前心头时,我的办法是先拣迫在眉睫的最重要的事做,然后按照截止时间,由近及远,一一完成。剩下的自由时间便可以适当放松,或听听慕课,或读读经典,或看看闲书,或写写文章。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对于我来说,可以挤出的时间常常在公交车或地铁上。一两个或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中,可以读自己想看的书,可以默记经典作品,可以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可以构思一篇文章。《孟子》的不少章节,教材中的很多古诗文,就是在坐车的过程中默默记住的。有时回到家后感觉太过疲倦,会躺下来稍事休息,一时很难睡着,便会将手机上的MOOC课程点开,在静静的聆听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出门在外,带纸质书有时不太方便。我便会将要背诵的内容提前用手机拍照,或者下载,这样在等车或歇憩时,便可以很轻易地拿出手机,或用心阅读,或默而识之。
轻重有别 张驰自如
杨海英(北京市大兴区第七中学):在外行眼里,普通老师每天就那么几节课,走进校园,会发现现在的老师每天忙碌十件二十件事情是常事,而进班上课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怎么办呢?我的章法是分轻重抓重点,不把工作带回家。
现在电子时代信息传播快,但学校里任何工作都是为教育主体工作服务的,课堂永远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任何任务单降临都比不过上课铃声重要,走进课堂就要静下心来,享受和学子们共度的时光。其他事物与上课相比,都可以暂缓。然后直接为课堂服务的备课、批阅作业也是课前必做的,这是为人师者必修课。学习文件、教科研都是可以提升我们综合素养的,要做,慢慢做,长久做,不急于一时。和家长的沟通,可以视时间而定,尽量少打扰家长,毕竟都有各自需要忙碌的事情。学校里其他的活动还有很多,随机而定顺势而为,别花太多时间。参加会前可以带本书看几页,这也是很多老师的习惯。
忙碌一天还没忙完怎么办?我是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的。可以晚点下班忙完,可以第二天上班赶,但不要影响家庭生活,毕竟我们还有家里的另一个身份,还要努力做好家庭中幸福的一员。
特级教师说
忙而有序 忙而不乱
许铁成(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忙而有序、忙而不乱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1.人体的生物钟决定每个人在一天中总有一段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中,此时做事效率会更高一些。我会在这一时间段,做一些高考复习中的综合题,思路清晰,计算正确,比其他时间段做题效率要高出许多倍。
2.在非“兴奋”状态时间内,看些“闲书”,如一些介绍各个物理知识的文章,既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感觉疲惫的时间内,上网看看新闻,或到图书馆借一些历史人文方面的书,增长一些见识,体会一下人生,换个“频道”,让大脑休息休息。
4.实在疲惫时,看不进去书,可以到校园转一转,看看树、赏赏花、吸吸氧,放松一下身心,为下一阶段工作储备能量,调整情绪。
总之,要高效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兴奋”期做思维强度大的事,非“兴奋”期做一般思维强度的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下班后陪家人遛遛弯,融入大自然,从自然中汲取能量,既增进了与家人的感情,又滋润了自己的心田,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三得。
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说
学会科学地管理时间
马静(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实话实说,教师的日常工作确实很繁杂,头绪很多,不过,也有一些好的方法、习惯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管理时间。在这里,我向老师们推荐三个小妙招:
1.确立“每日目标”,让工作焦点清晰。
很多老师在一天忙碌的工作结束后,始终觉得没有什么收获,身心劳累而沮丧。其实,细想起来,我们在一天中做了很多事情呢,只是由于您的工作焦点不清晰,就好像什么都没干一样。我们不妨在每日清早默想一下当日的重点工作,如:批阅10本作文本、撰写一篇精彩的教学反思、指导宣传小组出一期新颖别致的壁报……朝着目标,以最大的热情去做。这样,当我们回首一天的工作时,您一定会因为完成了目标而有一种成功感、幸福感。
2.相似的工作在一起,尽量减少角色的变化。
很多老师会面临同一个困惑——角色的多重性,既是学科教师,又是班主任、辅导员;既要上好课、批改好作业,又要搞教育教学研究。是的,您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类别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注意保持每件事的有序和完整。我一般会给自己安排一个目标时限,然后集中处理一类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当我彻底完成了一项工作时,我会把这些东西归类保存(电脑里的资料也一样),以备查找方便。
3.利用琐碎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们做着愉快而辛苦的工作,老师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为自己安排一些喜欢的事情,例如在等车的时候听一听悦耳的有声资料,坐地铁或睡前看一看心仪的书籍。当一天的生活在恬静的文字中落幕,您一定会为此感到满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