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在即,也是补短增收、查漏补缺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职工根据县委政府的会议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具体统筹安排下,深入到农户真帮实干,助推摘帽。
钉子一颗一颗地拔,排查适龄儿童,确保教育保障。为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学校全体教职工分班分组,逐人逐户摸排,利用电话、微信、QQ等各种方式,摸清辖区每个适龄孩子读书情况。周末,老师们又分组入户,对不能在校学习生活的特殊群体孩子送教上门,老师们的耐心细致付出,弥补了孩子童年的缺失。
问题一项一项地过,弥补增收短板,确保收入保障。短板动态监管,短什么补什么;增收逐项落实,缺什么落实什么。今年由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农户的生猪养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损失。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各帮扶人入户出点子、想办法,鼓励农户抓住小春增收,发展油菜、蔬菜等短期经济作物,弥补增收短板。
诉求一个一个地化,同吃同住同劳,确保满意度保障。为杜绝帮扶工作到户问一问,手机拍一拍的帮扶乱象。按照要求,全校帮扶人深入到户,每月两次同贫困户白天一起同劳动,增进帮扶情感;一起做饭就餐,拉近结对距离;晚上促膝交谈,深挖思想症结。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睡农家床,手把手帮助,心连心扶持。
陋俗一茬一茬地纠,强推环境整治,确保形象提升。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必须纠正生活陋习,整治内外环境,长久坚持,形成习惯。各帮扶人改变说一说,看一看的方式,到户拿起扫帚打扫卫生,打开衣柜叠放衣物,小到指甲、头发,大到水沟粪池,逐项亲手干,坚持经常干。让户内外长期保持整洁,形成习惯。
帮扶不走形式,脱贫才能真脱。在学校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在全体帮扶人真情帮扶下,攻坚之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