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教研工作协同机制,通过机制创新切实发挥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促进区域学校教学研究均衡发展、系统发展、共同发展,是推进办人民群众身边优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一环。4月19日,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成功举办阿坝卓越(汶、小、金、马片区)研训校联体(以下简称片区研训校联体)暨阿坝州温海波雪山教育英才工作室(以下简称温海波工作室)研训,与会嘉宾共话共商学校育人社会责任,促进片区学科育人新动能。
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研训校联体工作旨在通过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形成一个高效、协作、创新的教育培训联合体。工作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形成卓越工作共同体,推进卓越校长、卓越干部、卓越教师、卓越学生成长。
“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优质教育就是取长补短,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惠泽广大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哺育广大莘莘学子。经过前期小金县城关第二小学、汶川县第一小学、金川县东方红小学、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充分沟通,并于4月18日圆桌会议具体沟通,拟成立“阿坝(小、汶、金、马片区)卓越研训校联体”。
在研训会上,四所学校的校长,带着“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在“阿坝卓越(汶、小、金、马片区)研训校联体”郑重签下了名字。从此,为促进片区学科育人注入了新动能。
教学能力的共研共修
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直接关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践。4月18日,温海波工作室成员在开启了“破冰”之旅后,就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讨。
在19日上午的集中研训活动中,温海波工作室成员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课例展示、评课议课、反思重构等环节,深入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自然拼读课堂教学新样态。马尔康市第二小学的陈莉老师和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的杨几老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自然拼读课程《Crazy cap 》和二年级自然拼读《Hey,moon 》。
通过课堂展示、课堂说课、专家点评等环节,全体参训教师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层面展开研讨,积极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整个教学研讨气氛融洽,充满生机。杨几老师表示,通过专家点评,让自己对教材的掌握和《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掌握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促进了自己的教学思维提升。
教研工作的协同机制
阿坝州温海波雪山教育英才工作室领衔人温海波在《核心素养立意下小学英语的“教-学-评”一体化》专题讲座中,向与会者进行了分享,分别从“教-学-评”的内涵及意义、重点、相关要素分析、以及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四个方面作了分享,如何实现教学相长教评匹配、学评结合,为参训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向。
片区研训校联体要求成员校教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并定期对各成员校教学研究工作开展评价,逐步构建“校联体”内职责明确、上下联动、协同创新、运行高效的运行机制。
本次阿坝卓越(汶、小、金、马片区)研训校联体暨阿坝州温海波雪山教育英才工作室研训,以深化教育理解与提升教师素养为核心,实现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阿坝州教科所教研员贺华蓉对参训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她希望教师们主动进取,深度参与,持续成长,并将所学智慧精准内化于课堂,真正惠及学生,成为学校和区域内的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展望未来,阿坝卓越(汶、小、金、马片区)研训校联体暨阿坝州温海波雪山教育英才工作室将继续探索民族地区学科教育理念,为书写阿坝州小学教育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阿坝州教科所教研员贺华蓉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小金县城关第二小学校长芶小勇、汶川县第一小学校长董雪峰、金川县东方红小学校长卓坤睿、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校长罗飞、阿坝州温海波雪山教育英才工作室全体人员以及兄弟学校的领导及老师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