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教体系统多措并举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课,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助力健康成长。
顶层设计完善育人体系
从顶层设计入手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根基,为完善立德树人建设、提升立德树人能力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县教体局与县文旅局川剧艺术中心、陈毅故里景区等开展战略合作,合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办学育人成效。每2年举办1届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经过层层选拔,参加展演的类别分别有:艺术表演类节目20余个,绘画、书法、科技制作、手工制作等作品1200余件、现场技能展示9个以及近2年艺术教育和少年宫项目建设活动成果的图文资料展板15个等。让艺术说话,让艺术成为思政课的活教材,全方位展示了全县中小学校(园)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让“双减”政策落实落地,推动了全县艺术教育的高品质发展。
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结合学生特点不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形式,着力营造更具感染力、凝聚力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使传统文化育人工作更具表现力与吸引力。
乐至中学、乐至实验中学等成立传统文化社团,深入学习、领悟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神。
城西小学校合唱团面向全校、面向所有喜欢唱歌的学生,形成连续性的梯队建设。每年举行班级合唱比赛,让学生体会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组建了葫芦丝、啦啦操、立体画等艺术社团,打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项目,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精新打磨爱国主题的作品《卢沟谣》《祖国在我心窝里》等,参加资阳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
资阳机车天池希望小学、良安镇八一九义校、石佛明德九义校、象龙九义校、三星桥吴仲良初中、盛池初中、良安小学等常态化开设国学系列课程,开展文艺展演、艺术作品展示等艺术节,为孩子们搭建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广阔舞台,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转化为助推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学举措构建育人高地
学校切实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打造立德树人的全方位教学阵地。
乐至县希望小学承办了“颂中华、书经典、传文化”主题四川省硬笔书法艺术交流会暨乐至县首届中小学生书法节,该活动由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乐至县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学校开设书法课程,让中小学生受到书法艺术的教育和熏陶;持续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县中小学校的书法教育教学水平,扎实开展多种书法教育实践。“我从小就比较喜欢书法,从二年级开始,到现在已经学习了3年时间了,今后我会继续把中国字写好。”该校五年级四班学生吴炫汝表示。
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乐至实验中学、城东小学、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等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通过川剧、剪纸、扎染等演进讲座、非遗文化讲座及其制作、汉服试穿体验与拍摄等,为孩子们搭建了融通古今中外的桥梁,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网络阵地丰富育人资源
着力抓实网络阵地,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立足学校、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覆盖面、影响力。
乐至中学、城西小学等团队推出“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每日一福”“解码中华文化基因”等一系列优秀融媒体作品,乐至中学、城西小学、希望小学、城东小学等每年一度的艺术节文艺汇演通过乐至融媒平台直播,全平台阅读量超过70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