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9196450083 QQ群:475709268
     

搜索

投稿邮箱:scjyxxw@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资讯

汉源县紧盯三个关键抓好校内课后服务

时间:2022-02-07   来源:汉源县教育局   浏览量:860
字体:      

汉源县坚持把“双减”工作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立足县域大农村、大库区实际,紧盯服务转型、质量提升、监督管理三个关键环节,细化措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质量。nWl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一、抓好县级统筹,“高位推动”提速服务转型nWl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压实县级主体责任,成立县、校两级领导工作小组,以公益普惠、公开服务、自愿选择、安全第一为基本原则,统筹协调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机制,县教育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汉源县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服务范围、时间、内容和实施程序。组织局机关联校人员、校长、教师160余人分3批次开展实地调研,经过“班级兴趣课-小组活动课-社团活动”三阶段探索,创新推出“5+N”“3+2”“白+黑”课后服务模式,即五育并举辐射培养N种兴趣、3天作业辅导加2天社团活动、探索试点白天课后服务+晚上延时辅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12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73条,修改完善“一校一策”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49份,创新“习惯+生命”“习惯+体育”等“一校一品”特色主题60余个,服务全县学生4万余人。nWl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二、抓关键保障,“多方联动”提高服务质量nWl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构建“多元化”课程,将“富林文化”、红色教育、农耕、果蔬文化、花海果乡等资源相融合,开发“红色经典照我行”“农耕实践”等20余个特色课程。坚持课程设置与“五育并举”相统一,打造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美育类、劳动教育类5大社团,开设篮球、武术、劳动、刺绣、编制、器乐、烹饪等28个特长类课程。按照“专业教师+兼职教师+聘用人员”的模式,通过教师素养大赛、青年教师风采大赛等途径,精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专职辅导教师272人,利用“青蓝结对”培养手工、刺绣、象棋等青年辅导员1000余人,聘请校外专业教师160余人,配备后勤安全人员290余名。建立课后服务多元化经费分担机制,按照“家长自愿、多方筹集”的资金保障原则,坚持“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将乡村少年宫、阅览室、功能室、心理辅导中心等为课后服务提供场所保障,配备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器材270余套。nWl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三、抓治理能力,“管理促动”提升服务水平nWl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按照《汉源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执行课后服务管理和备案机制,把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建立“县级--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监督网络,落实86名联校人员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的方式,以6个教育集团为核心分片区开展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专项排查,坚决禁止上新课或变相补课,严格收费管理,严格落实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学生服务费用减免政策。成立“课后服务”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代表每周轮流进校走进“课后服务”课堂,告知家长“课后服务”接送时间、交通安全等6大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及时安全离校。公布举报电话3个,设立专用举报邮箱2个,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接受社会监督。目前,组织开展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专项排查186校次,发现整改问题21个,评选课后服务提质标兵87个,邀请家长1万余人次走进学校和课堂,收集采纳家长意见建议37条,发放明白袋4万余份。nWl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TAG关键字:汉源县 关键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