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劳动教育纲要,增强1442名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宝兴县灵关中心校三举措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助力。
开足开齐劳动课程。为确保劳动教育有效开展,学校配备2名劳动课教师,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35个班按照每周一课时开足开好劳动实践课。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科教育计划,与科学课程有效对接,严格上课制度,上好每一堂劳动课。成立烹饪、毛线编织、剪纸雕花、十字绣等社团,每周五下午组织开展社团活动,136名教师结合专业特长自主报名担任任课教师,学生根据兴趣选课。组织教师学习《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
开辟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园内200平方米的空地,分别划分到三至六年级20个班,组织学生种植各类蔬菜,定期浇水、除草、施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利用120亩校外实践基地“后山茶园”开展实践活动,按照低中高段每期分批带学生参加一次实践活动,从种茶、采茶、制茶、售茶对茶产业进行全面了解。利用暖冬大棚生产基地,每月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请技术员讲解劳动技巧,以提高学生劳动兴趣。
家校携作共同培育。向家长征集“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班主任为学生拟定劳动清单,安排学生每日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洗碗、扫地、收拾房间等,让学生生活自理,培养劳动习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劳动教育,元宵节开展活动组织同学们包汤圆、包饺子。妇女节开展“我和妈妈换天岗”活动,体验妈妈一天的行动轨迹,铺床、叠被、做饭、洗衣、洒扫庭除,植树节开展“亲子种植”等活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知恩感恩、孝敬长辈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