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一、创新课程设置,打造立体党史课堂
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计划,通过课后服务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在学校每周一集会上设置党史学习教育议程,开展以“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组织全市中小学校每周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红领巾学党史树初心”线上主题队课,讲述广安党史和红色故事,全面建立以党的历史和英雄模范事迹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组织广安名师,组建市级党史宣讲团30个,将党史与广安历史相融合,开展巡回演讲进学校活动,确保每所学校至少组织开展1次党史宣讲巡回演讲;要求全市所有学校组建校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制定宣讲方案,把党史宣讲带进每个班;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校每个班级组建一个党史学习宣讲队,开展“一天讲一个党的故事”活动,动员全员学生讲党史学党史,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感悟党的伟大,坚定跟党走的信念。目前,全市1221所学校组建了党史宣讲团,8000余个班级组建了党史宣讲队,2万余师生讲授了党的故事,全市所有学校开设党史学习教育课堂1.2万个。
二、搭建活动平台,丰富党史教育形式
聚焦不同学段、不同对象需求,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建立研学课程,挖掘校级特色红色资源编设党史校本课程,打造校级党史学习教育课堂,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团、队)建立党史讲播平台,开展“知广安、爱家乡,学小平、敬伟人”主题市情教育和“永远跟党走”宣教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七个一”活动,组织观看一部爱国电影,开展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党史知识竞赛,举办一次故事会,开展一次主题演讲活动,开展一次以“阳光下成长 红心永向党”为主题的歌咏比赛,组织一次寻访红色足迹,引导中小学生增强学好党史行动自觉,培养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目前,各校播放党史影片150余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童心向党”主题演讲、朗诵比赛300余场次,“学党史•树初心”主题班会1200余次,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80000余人次,增强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意识。
三、依托红色资源,拓展党史教育载体
坚持“串珠为线、连线为网”的思路,围绕广安“四张名片”,依托2个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9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营地),积极挖掘市域内红色文化资源、自然地理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经济社会发展、乡土民俗文化、红色旅游景点和著名历史人物等教育资源。成立红色研学联盟,遴选推荐出邓小平故里、小平母校、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白坪《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等等50余处红色教育研学实践目标点位,规划设计革命传统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情市情教育、国防科工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五大类20个精品线路,构建形成类别多样、布局合理、资源丰富、互联互通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课堂体系。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走访革命后代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进一步了解党、认识党、认同党,进一步厚植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激发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红色党史研学旅行教育活动1000余次,20万余人次实地接受教育。
四、依托校园文化,浓厚党史学习氛围
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发展思路,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线,打造校园党史教育文化墙,做好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学校文化品位提档升级。积极构建“嵌入式”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模式,围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红色文化主题,在校园内打造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教育景观,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以及板报墙板、校训标语等媒介中融入党史无素,开辟“党史百年天天学”专栏、党史知识竞赛、展播红色电影电视、播放革命歌曲、红色故事,营造浓厚校园党史文化氛围,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储备党史知识、巩固学习成效。发挥联动优势,通过“家长陪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以“大手拉小手”“小手牵大手”方式,营造家庭学习党史氛围。全系统形成有体系的校本教材300余套,开展传承优秀文化活动1500余场次,引领广大师生爱党、向党、跟党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