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荥经县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强县,群策群力践使命
一是实施“中小学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全县各中小学立足工作实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主题,整合学校各项活动,全面开展“先锋领航·全域提升”基层党建攻坚行动和“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推进中小学党组织和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党组织达到60%以上,中小学五星级支部达到20%以上。建成严道二小教育集团“四融合”特色党建、胡长保小学教育集团“红色”党建2个示范点。胡长保小学教育集团被中共雅安市委组织部、中共雅安市委教育工委评为“2019-2020年度雅安市党建工作示范学校”。二是人大票决项目荥经县第四幼儿园顺利投用。该项目投入资金1760万元,占地面积8576平方米,校舍4800平方米,规划12个班级,新增学位360个。聘请专业环境设计,制定幼儿园室内环境打造方案和户外景观打造方案,创设集自然、生态、趣味为一体的育人环境。配足配齐教职工28名,组建“专家团队+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该园招生幼儿231名,进一步化解了城内公办幼儿入园学位不足问题,助力普惠性幼儿园生源覆盖率达到8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的普及普惠攻坚目标。三是健全联防联动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教机制。引入心理教育专家团队,配备专(兼)心理教研员2人,配齐卫生健康副校长和专兼职校医50人。投入资金100万元建设6个心理健康咨询室,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联动机制,确保学生校内校外管理不出现真空区域。搭建“心”教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加强教师学习培训,通过集中面授、线上指导等方式,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落实“心”教行动。依托学校“亲情热线”和“想家计划”亲情视频聊天室等,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做到“五个一”,让留守儿童留守不缺爱。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和存在性格内向离群、交流障碍等倾向的学生,采取“1+1”“1+N”结对帮扶,通过个别辅导、无偿补课、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帮助学生保持健康心理,健康快乐成长。
全面改薄,均衡发展谋实招
一是探索九年一贯制教育模式。启动烈太小学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该工程建筑总面积21880平米,总投资9962.42万元。项目分三期建设,第一期为小学部建设工程;第二期为幼儿园建设工程;第三期为初中部建设工程。现已完成小学部分桩基础施工及检测。项目建成后将增加中小学学位1710个,重点吸收烈太及周边乡镇学生生源,推动和引导农村生源合理向城镇流动,扩大城内优质教育资源,助推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分“五步走”推进适岗竞聘。今年7月全面完成6所试点学校适岗竞聘工作,628名教职工参加“适岗竞聘”,6名教师参加跨校竞聘,实现“双向选择、择优上岗”。11月,全县新增2所试点学校,并在全县非“县管校聘”学校启动校长全员竞聘工作。
全面创新,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
一是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抓特色专业建设。投入资金600万元,推进《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完成验收点40个,完成率93%。初步建成了以财会、黑砂、电商、乡村旅游、基层服务管理为一体的专业群。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遇,在全市率先与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局签订职教协同发展协议,被写入省教厅、重庆市教委签署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细化制定了《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荥经县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合作三年工作方案》。荥经县职业中学选派师生4批次16人到重庆工商学校跟岗学习。抓“普职融通班”试点,以普职融通拓宽学生入学、升学、就业渠道,扩大职中招生规模、优化了生源质量,破解了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普职共享,开启了高中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二是创新德育模式。依托县域自然环境优势和基础建设,投入1.05亿资金倾力打造自然教育营地群落,在严道古城遗址打造田野劳动实践教育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田野学校,由胡长保小学教育集团与古城田野自然学校率先展开合作,探索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校地共建”模式。在“首届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研讨会暨中国(四川)第四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上,300余名学生参加古城田野自然学校自然教育“一亩园”田野公开课,为“校地共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板,并积极申报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今年,全县创建市级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新优质学校2所,建成“雅安市阳光体育示范校”1所、“雅安市绿色学校”“雅安市节水型学校”各3所;建成“雅安市优秀学生艺术团”9个。严道二小教育集团与雅安市体育运动学校合作共建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基地。
外引内培,德才兼备强队伍
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中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一是抓管理平台搭建提质。成立县教师管理中心、县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发展中心,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建立小学数学、初中数学2个县级名师工作室;组建中小学学科教研联组,构建“县一片区一学校”三级教研体系,搭建城乡教师“抱团成长”研学平台。二是抓对外交流提速。与成华区教育局合作,重点加强我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及学校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智慧课堂建设及运用管理工作指导,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已选派4名学校行政人员参加成华区校长助理培训。荥经中学等5所学校分别与成华区辖区内的四十九中等5所学校结对。三是抓目标管理提效。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落实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中考优良生人数目标任务。实施“斩尾”行动,制定考核奖励办法,激发学校管理团队积极性。四是抓备考策略提能。落实每名教研员专项联系1所中学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学校教学动态;开展教学“大视导、大诊断、大整改”专项活动,夯实学科基础。今年,荥经县教育局被市教育局评为“初中教育管理良好单位”,荥经中学被评为“初中教学管理优秀单位”。
随着人民关切的“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教育均衡等”问题的逐渐解决,荥经育人氛围日益浓厚,小学、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2021年,荥经教育人将不忘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携手社会各界,为推动荥经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