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将乡村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强化资源整合,管好用好设备设施,常态开展丰富活动,让少年宫真正成为山区中小学生的精神家园。
资源资金注重“统筹整合”
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115万元,专项用于25所乡村少年宫设施修缮和器材添置。完善“学生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运动场”等“四室一场”的标准化建设,确保“场地、器材、人员、学案、经费”五到位。坚持“宫校合一、一室多用、一地多用”原则,有效整合活动器材、四室一场、学生教室、教师资源,满足少年宫活动要求。
组织保障注重“长效管用”
抓管理保障,坚持乡村少年宫活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将少年宫活动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和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统筹实施,并建立完善少年宫活动和管理制度,确保活动开展“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有保障、有成效”。抓队伍保障,依据在岗教师艺术专业特长,选聘“音乐、体育、书法、美术、计算机、心理辅导”等专业过硬教师任25所少年宫兼职辅导员,聘请校外“专家型”辅导员,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特长培训活动。
兴趣活动注重“常做常新”
坚持“一宫一特色、宫宫有品牌”理念打造特色乡村少年宫,常态化开展“音体美”艺术活动、“英语口语、科学实践”等兴趣小组活动、“创意手工、棋类、跆拳道、乐器”等技巧类社团活动和种植老鹰茶等劳动活动,着力打造“彝族歌舞、藏族锅庄、彝语彝文”等少数民族特色项目4个。用好石棉安顺场等红色资源,持续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祭英烈”活动。
展示平台注重“以技促能”
依托市县各类比赛,展示乡村少年宫活动成果,交流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成效。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每年组织全县性中小学生篮球、足球、登山等艺体类比赛活动10余次;连续四年举办全县中小学生跆拳道比赛,评选优秀选手参加国家级跆拳道比赛。常态化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