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英县教育和体育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开展“作风整顿和服务提升行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大力做好“五少”减法,进一步为学校“松绑”减负,推动全县教体事业健康、优质、跨越发展。
少开会。切实改进会风,除一些重大会议外,尽量不集中召开全县性教育会议。按照“可开可不开的坚决不开、能线上开的决不现场开、能缩短时间的决不拖延时间”的“三不”原则,进一步减少开会次数、改变开会方式、缩减开会时间。今年来,实现了平均每月集中开会不超过1次、每次时间不超过2.5小时的减会目标。
少发文。加强公文管理,控制发文数量,提高发文质量。严格执行“学校日常性工作一律不发文,能够用钉钉、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到相关学校和人员的一律不发文,能够以办公室名义发文的一律不以教育体育局名义发文”的“三个一律”标准,今年发文量逐月减少,全年总量比去年减少近30%。
少支出。力戒形式主义,厉行节约,杜绝各种形式的铺张浪费。坚持节约办公、绿色办公,提倡通过公文办理系统和钉钉处理文件、上报资料、汇报工作,一般性工作,如安全月报、活动总结等,不要求学校上报纸质材料,不要求学校建立纸质档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要求学校一律不得举办或组织参加各种与教育工作无关的社会活动;因工作需要举办大型活动的,必须向教育体育局报备,并严格控制规模、压缩开支。严格公务接待,机关干部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时间不超过半天的,学校不提供午餐;超过半天确需提供午餐的,尽量在学校食堂就餐;学校无食堂的,要严控陪餐人数和接待标准。全年系统缩减办公费、会议费和公务接待费近百万元。
少检查。科学整顿各项创建活动,统筹安排各种督查检查。除每学期初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开学检查和期末组织考核外,无特殊情况不再统一组织开展大型检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学校监督方式,机关股室平时通过电话访问师生和家长、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设立意见箱、走访群众等方式,及时掌握学校情况、收集社情民意,让学校免受干扰,轻装上阵,潜心管理和教学。
少跑路。摒弃官僚主义作风,鼓励干部发扬“店小二”精神,深入基层“多跑路”,做学校和广大师生的服务员,实现让师生和群众“少跑路” “不跑路”的服务目标。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网上办公、网上报名、网上助学申报、网上资格认证,网上行政审批等方式,整合和优化审批流程,精简程序,并限时办结。网上办结率100%,办结时限缩短近70 %,网办好评率100%。实行首问责任制,在显著位置公布机关楼层导向图和联系电话,公示群众导向岗位人员信息,开展咨询导办服务,让群众 “最多跑一次”。强化线上培训、组织“送教下乡”、开展“推门听课”、进行“随堂听诊”,为53所农村学校送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中考和高考前安排工作人员、备好仪器器材,到全县22所初中学校为3700余名毕业生组织开展体育测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到五所高中学校和职校学生实习地重庆、绵阳等地为2800余名高考学生进行信息采集和现场确认,通过“上门服务”,让学校师生“不跑路”。(蒋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