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近期,邻水县鼎屏小学全面开展随堂听课活动,以“小课堂”推动“大教研”,发挥集体研究力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质量。
务实诊断,“把脉”随堂课。结合“双主双优”理念,把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主动性作为重点研究内容,找准当前课堂教学失策和学生学习低效的症结。听课教师重点关注课堂上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实施过程中的调控能力,是否加强对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力的培养;还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观察。通过随堂听课,发现真问题,找准改进方向。
夯实研究,“开方”随堂课。课后,学校领导与各年级学科教师一道开展讨论,直指问题,即“课标理念落实不到位、学生主体性不强、课堂师生互动不够”,导致课堂质量不高的问题。并对每堂课的问题进行梳理,发现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方法。要求各教研组还要继续加强随堂听课,深化教学研究,遵循“自我学课标——组内教研课——课后议评课——形成样本课”四个环节,将教研活动放入班级小课堂践行。
落实措施,“调理”随堂课。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随堂课研究小结,做好“后头看”。一是各学科教研组对随堂课的改善状况进行督查工作通报。二是要求帮扶教师对个别教师开展第二次听课。三是将“模式多样、方法灵活、互动性强、效果很好”的样本课堂向全校推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该活动全面完成第三轮,教师全员参与,人人上课,个个议课,全程研课。目前,领导随堂听课、组内天天研课、学校周周通报等已成常态,课堂发生了质的改变,学生举手的多了,互动性强了,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据悉,学校采取“以研代训,以课促研,以研减负,以研提质”的举措,全力打造新时代“样本课堂”,旨在进行一次课堂“革命”,再次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