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在帮助孩子准备自主招生,不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的家长,都十分重视这项教育部的高考降分优惠政策。
其实走自主招生,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各校的招生政策、招生条件,并不是所有符合要求的学校都可以报考,因为还涉及到限报院校数及限报专业数。
何为限报院校数及限报专业数?
各高校为了减少优质生源流失,一般来说,都会对于报名参加本校自主招生的学生,进行报考学校数量的限制,例如:北大的限报学校数量为5,学生报名了北大的自主招生之后,还可以再报4所其他院校。
对于高校来说,限报能有效防止名额浪费,优质生源外流。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限报数量一方面有利于合理规划自主招生报考院校,集中精力,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对于想要“广撒网”的同学就要慎重考虑。
对于专业的限制分为限报专业类别及限报专业数量,因为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大类招生,所以专业限报类别指大类的限制,而专业数量则涉及到大类下的具体专业。
2018年自主招生高校限报要求如下:
限报院校数量最少为限报1所的,包括中国药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4所,也就是说,报考了这4所院校的话,就不能够再报名参加其他院校的自主招生;
限报院校数量为2所的共19所,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报考这些院校的话,可以至多再报一所;
大部分院校限报数量都为3—5所,共44所;另外还有限报院校数量为9的,1所;限报院校数量为10的,7所;限报院校数量为20的,1所;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院校限报数量为90所、99所、100所等,自主招生院校一共90所,所以这些都相当于不限报院校,共14所。
自主招生是家长和学校越来越重视的高考政策,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唯分数论的局面被打破。自招中最首要的一步是院校和专业定位。只有选择好适合的院校和专业,才能针对性准备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