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9196450083 QQ群:475709268
     

搜索

投稿邮箱:scjyxxw@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校 > 资讯

川北医学院聚力“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时间:2021-12-14   来源:川北医学院   浏览量:860
字体:      

为培养“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川北医学院聚力“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将医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混合式教学为课程“扩容”,组建高素质团队为课程“提质”,编写特色教材为课程“增色”,建设专业实践基地为课程“赋能”。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一、混合式教学为课程“扩容”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学活起来。川北医学院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网络与实践相结合,让医学课堂不再枯燥。目前,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杜勇教授负责的《医学生专创融合实践路径》公共必修课,成为全国各平台唯一的中英文版双创MOOC课程。该课程线上涵盖医学生创新创业的动机、创新创业与医德医风的培养、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等13个理论知识专题,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等37所高校选用,1.37万人选课,现已开课6期,互动近26万次;线下涵盖临床病案调研、参观典型医疗企业、医德修养提升、专业能力社会服务实践等9个实践活动专题,共计1.6万人参加,同学们通过实地研学,进一步理解了病患期待,懂得了医者使命,坚定了从医初心。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二、高素质团队为课程“提质”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优质的教师团队让课程优化升级。川北医学院专创融合课程聘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教授担任顾问,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杨清武教授担任指导教师,遴选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课程思政名师等涵盖医学、思政、教育学、心理学等校内外双创专家、学者、企业家86人组成团队,专业课教师将临床的热点、痛点、难点带入课堂,并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医学生职业责任感,顺势引导医学生树立以专业能力捍卫人类健康的职业自豪感。医学生跟随专业教师到实践基地见习,实战提升医学技能的同时,耳濡目染老师的医者风范。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三、特色教材为课程“增色”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作为一所医学类高等院校,川北医学院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授课教师编写了专业教材,其中两部教材荣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医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寓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讲解于生动形象的案例当中,使医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建立创新创业思维。2020年,由杜勇教授主编的《医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正式出版,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人卫社第一本双创规划教材,该教材目前已销售4万余册,以其为蓝本的多媒体实践教程即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新冠疫情下的医学生专创融合学习搭建全景学习平台。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四、专业实践基地为课程“赋能”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为助力医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川北医学院注重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除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先后在四川省创新创业孵化园、邓小平故里、三峡人民医院医史馆、四川省人民医院、西藏军区总医院、凉山州美姑县人民医院等建校外实践基地,服务当地群众6万余人次,为当地多发病、常见病、地方病实施创新性治疗方法,并为当地群众制定健康规划档案。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60余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学科竞赛获奖、立项1000余项。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目前,川北医学院有国家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4门,省级双创优秀指导老师8人。聚焦“专创融合”,川北医学院将继续完善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为核心的复合型创新创业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创新创业视角下,建立培养医者仁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医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PYV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