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近年来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机构、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优化校企合作,打造“沉浸式”创业实践体验,打通“高校创新创业最后一公里”,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实效、有成果、有价值,构建学生创新创业保障立体网。
完善创新创业机构设置,全面统筹“双创”工作。学院成立了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并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学生提供“一对一”创业指导服务;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定期邀请行、企业专家担任指导,确保全校“双创”工作职责有分工、任务有落实。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培养方案。自2009年起,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组建SYB教学团队,将SYB创业培训纳入第二课堂并进行学分制管理;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微路演及创业沙龙活动,扶持学生参加四川省成都市高校创业比赛;定期举办大型“创新、创业、创意”公开课,开展各种创业励志讲座和专题培训;构建“一体两翼,二维三分,三全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职业兴趣、就业创业意向实施 “分类”、“分向”、“分流”教学,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及思维能力。
依托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搭建文创孵化平台。学院建立了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创业基地“简称双创基地”,借助国际成都桃花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大型活动,以“师代徒”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文创研发,助力学生的想法变创意,作品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加强学生研发的文创产品设计专利申请,近五年来已申请了250余项专利,实现文创产品经济转换值达2亿元。同时依托 “名师工作室”、“成都市女红创意创客空间”等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微创业场所,售卖其文创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双丰收。
依托小微企业服务基地,打造“沉浸式”创业实践体验。学院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学科专业优势,创立社区健康生活服务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工作坊。基地现已成功孵化出“汉元素衍生品牌绤锦堂”、“几山手作体验工作室”、“采食屋”、“合桃工作室——校园沙龙孵化店”等六大校内孵化品牌;工作室员工均为在校学生,实现 “理论+实践+岗位” 的联动机制,对接现代化服务业的需求,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创业体验,全面提升学生创业实战能力,让创业实现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