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在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切实围绕“扶贫先扶智”的主线,以教育扶贫为抓手,结合学校科技、人才、智力资源,通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大学生数量提升”、“党政干部执政素养提升”、“牧民文化素养提升”四提升工程打好红原教育扶贫组合拳
“走出去+引起来”,提升红原教师教学能力。引出去,先后多批次组织红原县藏族幼师到成都市一级幼儿园园区开展跟岗实习,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组织红原县教师到校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资助幼儿教师参与英式国际早期教育联盟(EYFS)学习;走出去,组织标榜学院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开展“送培送教”,深入红原教学一线举办教育教学和能力提升讲座20余次。
“招生绿色通道+学业资助”,提升红原籍大学生人才储备量。学院为红原高三毕业生开辟“招生绿色通道”,为其单列招生计划,2017年至今共招收25名红原籍学生;为不让任何一名藏区学生因贫失学,学校除提供国家奖助学金、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免收部分费用外,主动引入社会资源资助红原籍学生每人2000元助学金,争取四川省扶贫基金会项目,助力10名红原贫困学子圆梦大学,完成学业。
“专题讲座+结对共建”,提升红原县党政干部执政素养。先后派“红学”专家、人文与教育学院教授马经义、张丹丹、孙砾赴红原开展“援藏干部执政素养”、“服务礼仪”、“执政意识”专题讲座;并与刷经寺镇加当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指导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多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党课,积极培养加当村党员致富带头人。
“举办农民夜校+送书下乡”,提升藏区牧民文化素质。在红原县刷经寺镇加当村开办“农民夜校”,为村民宣讲惠农扶贫政策、法律知识、食品安全、健康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等惠民知识;送书下乡,学院出资购买养殖、种植专业知识书籍,帮助藏区牧民掌握现代化畜牧和养殖技术科学致富。